《文訊》被迫搬家 史料無處可去
中國時報【林欣誼╱台北報導】2012.06.14

 

成立近卅年的《文訊》雜誌,除了每期的報導發行,還以社內十萬冊書籍期刊、兩萬多份作家照片與手稿、廿多年的副刊剪報等資料收藏聞名,每年吸引作家、海內外學者前來查詢使用。但目前《文訊》雜誌社正面臨搬遷無門的難題,這批台灣文學的珍貴史料未來堪憂。

《文訊》的辦公室與資料中心,位在台北市中山南路的「張榮發基金會」大樓內,共約一六○坪,由「張榮發基金會」免費借用。原訂借期至民國一○五年, 但今年二月基金會突然通知《文訊》必須搬離,使用到六月底。幾經協商,基金會雖願另外出借原大樓地下二樓空間,但必須得等地下室原有檔案雜物清空,恐需時 兩年。

《文訊》總編輯封德屏連日尋求公部門協助,希望尋得約一二○坪,租金低廉的北市閒置空間。但文化局「藝文空間媒合平台」釋出的空間,不是空間太小就 是租約過短,而轉由教育局提供的校園空間,也都不符需求,她與文化部出版司聯繫後也沒有下文。隨著六月底搬遷期限將到,情況告急。

一九八三年《文訊》雜誌由國民黨文工會創辦時,最初使命就是為了推廣在前一年成立的「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」。多年來,《文訊》的報導深獲藝文界 信任,許多老作家主動捐獻手稿、照片、藏書,因此資料中心收藏愈來愈豐富,並因開架式方便搜尋,成為海外台灣文學研究者來台必訪之地,也吸引國家圖書館、 國立台灣文學館等單位爭取這批典藏。

但封德屏認為《文訊》長年與這些史料共同成長,「如果放棄典藏,就等於雜誌關門。」

她表示,《文訊》與一般文學雜誌不同,除了因不屬於任何出版社,立場超然、關注主流以外作家,專題企畫如「報紙副刊特輯」、「文學社團特輯」、「追尋文學記憶:1950-1969十種文學雜誌」,更結合史料研究,每期附錄本月全台出版活動,具歷史紀錄功能。

卅年來,《文訊》走過不少風波,早年因國民黨背景而背負政治色彩。二○○三年國民黨決定將《文訊》停刊,所幸獲藝文界人士大力挽留,協助成立「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」,讓雜誌繼續運作。

封德屏表示,《文訊》已脫離國民黨九年,未來雜誌仍將維持民間獨立運作,現燃眉之急就是找到棲身之地。「我們以民間力量收藏史料、接待海外團體,這 幾乎是政府文化單位才有能力做的事,保存的正是台灣文學的珍貴資產,現在卻命運可憐。希望公部門或民間企業出面協調幫忙,提供合適空間。」


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6%96%87%E8%A8%8A-%E8%A2%AB%E8%BF%AB%E6%90%AC%E5%AE%B6-%E5%8F%B2%E6%96%99%E7%84%A1%E8%99%95%E5%8F%AF%E5%8E%BB-213000197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活在失落的年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